您的位置:主页>>>> 当前新闻
能飞会游,龙游“飞鸡”成农民“提款机”
来源:新华网    2018年04月10日    点击:1049

“扑棱棱”一串声响,一只母鸡从一米多高的鸡棚顶上轻盈地飞落到地面。这是浙江龙游县传统的“麻鸡”,因能飞上树睡觉、下池塘游泳,被村民和网友们戏称为“飞鸡”。在龙游深山之中的十来个村,200户农民靠养这种已是“网红”的“飞鸡”,通过新型农创模式,每户年增收2万至5万元。

“今天卖鸡蛋,进账207块。”龙游农民李加庆笑着说,“不用跑银行,天天有钱花,‘飞鸡’就是咱农民的‘提款机’!”

篱笆墙、小木屋,斑驳竹影下,李加庆家的几百只鸡正觅食散步,一些“调皮”的则跳来跳去互相打斗。围栏外的电杆上,视频监控连着互联网,另一端的顾客可调看养殖环境和“飞鸡”生长情况。

“‘车间’养的鸡,肉墩墩、懒洋洋的;‘飞鸡’有“运动场”、吃‘营养餐’,体小健壮,肉和蛋都是一流。”龙游“飞鸡”产业运营者、宗泰农产品有限公司创始人陈涌君说,“如果等到下午,成群结队的‘飞鸡’到池塘边喝水,那场面才叫壮观!”

说起陈涌君,村民们都说,他可是发掘“飞鸡”的“伯乐”,点子多又接地气,让山沟里的土鸡“飞”进了大都市。

龙游麻鸡是个传统品牌,但消费圈子很小,销售一度是难题。老家天津的陈涌君跟后来的搭档胡瀞文第一次吃到这种土鸡时,连声叫好,但大城市买二人都曾是大都市中的“白领”,一个擅长商业模式和互联网创意策划,一个是深圳某大健康集团高管,大量环节可以驾轻就熟。很快,龙游“飞鸡”垂直电商平台上线,并迅速在江浙沪和深圳、北京等地推开。

网上娴熟,网下同样要接地气。在挑选农户和养殖基地环节,两个年轻人的想法让农民直喊“新鲜”。比如选养殖户,优先选家庭有困难的或不能外出的,并有一些硬标准:人品要好,不能有赌博等嗜好;环境要好,远离水源;养殖密度适当,每户最少200只,最多500只。

选定后,他们给养殖户统一免费安装篱笆、木屋、监控等10个标准配套,然后免费送上已经养殖2个月的鸡苗,签订回收协议,约定行情低迷时要以保护价收购。

上面的这些,村民都乐于接受。可陈涌君给一只鸡定价198元的时候,村民们都说不可能:怎么卖得掉?“就这个价格,去年卖了近4万只鸡,而且没有一个营销员,秘诀就在垂直电商平台。”陈涌君说,通过线上分销、线下直销二条线,搭起都市消费群体和农村特色产品的桥梁,且客户更精准、服务更高效。

农民张雪梅养了300多只鸡,去年收入4万元左右。像她一样,龙游去年有10个行政村的200户村民通过养“飞鸡”实现了增收。

搭着“飞鸡”,当地农民的青菜、鸭子、笋干等都成了热销品。

除了提供肉和蛋,“飞鸡”还可以当“宠物”。比如这些鸡可以远程领养,售价每只158元,可以给鸡取名字,名字标牌绑在脚上,回报是一个月内分三次收到60枚鲜蛋,快递到家。同时,针对城市人群开设了500元至6000元不等的“鸡蛋卡”。眼下,共有近5000个家庭、5家直营社区店、十多家高档餐厅定期采购“飞鸡”和鸡蛋。

新年盘盘账,龙游“飞鸡”年销售达到700万元。陈涌君的创业平台也得到了众多金融机构的青睐。他们下一步的目标,是今年将销售网络覆盖到3万个家庭,参与创收的农户达到2000户,年产出70万只鸡。

党的十九大和中央一号文件蕴藏着农业农村发展的“真金白银”,让陈涌君和养殖户们路径更清晰,发展更有信心。今年年初,又有507户村民踊跃报名加入养殖行业,经筛选新增了176户。同时,由于看好田园综合体的发展机遇,陈涌君从村民手中流转了300亩土地,拟建成新农人慢生活综合体。按照计划,这里将成为集合传统农耕、新农人科技馆、产业文创、候鸟人公寓、发烧友基地等为一体的一方农创新乐园。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声明:本网站凡注明有“【独家】”的内容,其作品制作权均属国际畜牧网所有。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国际畜牧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详见本网版权声明及豁免声明)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