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在美国San Antonio召开的国际家禽年会上,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引起热议。作为人口大国,在生产力高速发展的当下,中国的粮食资源依然需要在全球范围调配。从资源利用的角度,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动物高效生产,养殖技术需要以高效产出为方向进行不断迭代。作为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肉鸭屠宰企业,新希望六和在山东嘉祥的祥荣肉鸭养殖场,独创新型三层立体网养模式,正在开启新一轮肉鸭养殖技术革新。
科技进步,生产力迭代,让餐桌上有了更多的肉类。但是当新闻爆出一只烤鸭18元时,还是引起绝大部分读者恐慌,而接下来国家水禽专家撰文澄清,列出肉鸭产业链成本明细时,又让读者转为震惊 -- 一只加工好的白条鸭竟然可以这么便宜。
是的,这就是科技的力量,这就是产业化的红利。未来,肉鸭成本可能会更低,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和升级,肉鸭养殖效率将不断刷新记录。
高效:养殖有效面积提高30%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中国鸭养殖量占全球的近四分之三,年出栏量在30亿只左右。相比从国外复制模式的肉鸡养殖产业,自力更生的中国肉鸭产业养殖效率相对落后。
在肉鸭养殖量占全国三分之一的山东,超过90%以上的肉鸭养殖棚舍是开放式的,笼养、发酵床等技术普及率很低。与棚舍标准和养殖技术相对应的是养殖效率指标,据统计行业内的平均数值,单位面积下肉鸡饲养只数是肉鸭的近三倍,而肉鸡单栋养殖量是肉鸭的三倍以上,肉鸡年出栏批次更是比肉鸭多出一次以上。
如果说养殖效率低下影响养殖收益,是从养殖户的角度推进肉鸭养殖效率升级,那么近年来进入严监管常态的环保督查,就是从企业的角度推进养鸭效率升级的另一只推手。
环保政策日益严格,大批肉鸭养殖场位于禁养区、限养区,适合养殖的土地资源已经成为制约行业发展,影响企业扩张的关键因素之一。提高养殖土地利用效率,作为破解土地资源制约的措施之一,也成为肉鸭养殖企业重点攻关的关键技术。
嘉祥祥荣肉鸭养殖场的鸭舍采用三层直立式立体网状构造,即便与目前行业新推出的立体笼养技术相比,养殖有效面积仍高出30%以上,养殖面积利用率优于笼养20%,每平方米存养量已接近肉鸡的养殖水平。
这种三层立体网养模式对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为囿于环保而匮乏养殖土地的肉鸭产业开辟了一种新的规模扩张方式。
专业:站在一只鸭的角度养鸭
让肉鸭住上了“楼房”,就可以提高效率了么?技术革新显然不会这么简单。
“该项目从网具开发、到后期管理、到赶鸭出栏,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都是基于肉鸭的身高、体型、习性等特点和需求,提前进行科学、合理的考量。”作为肉鸭多层立体网养模式的设计者和负责人,新希望六和禽旺养殖服务公司总经理许毅博士认为,要站在一只鸭的角度去评估各种设想。
肉鸡与肉鸭体型相近,但生理需求并不相同,尤其是自身散热性大不一样。肉鸭的羽绒保暖性能好,如果说肉鸡是穿着毛衣,那么肉鸭就是穿着羽绒服了。在肉鸡感到舒适的室温,肉鸭可能要发生热应激。所以,在传统养殖条件下,肉鸭养殖密度要远远低于肉鸡。高效肉鸭养殖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控制肉鸭体温。
肉鸭全身被毛无汗腺,最主要的散热途径是通过有皮肤的腿部和脚掌。如果沿袭肉鸡的通风模式,很难达到理想效果。肉鸭多层网养模式在舍内鸭头、鸭脚部位建构双通风通道,增加有效通风量,根据肉鸭的生理特性,保障鸭群的通风散热。同时,网具的高度还能随肉鸭的长高适时调整,灵活可控,确保空间更适合肉鸭生长需求。
基于一只鸭的角度进行技术创新,自然能够让鸭子“吃好喝好、住的舒服、长得健康”,以更高效、更专业的方式产出肉类。
环保:回到养殖环节解决粪污问题
促生肉鸭多层网养模式的因素之一是环保,这一模式诞生后要面对的首要问题也是环保。
面对环保监管,肉鸭产业首当其冲的就是粪污处理。肉鸭粪便含水量比肉鸡高出30%,鸭粪中又含羽绒,成为传统粪污处理技术难以解决的顽疾。
许毅博士认为,与其发生后处理,不如在过程中解决。“解决粪污问题,必须回到养殖环节来解决水的问题。”新希望六和通过技术手段将鸭粪含水量降低20%,鸭粪更干燥,处理起来更省水、省劲、省钱。
通过与鸭粪有机肥发酵、粪肥商业模式等结合,肉鸭多层网养模式将把处理后的有机肥还田,发展绿色蔬菜种植,形成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农业。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嘉祥祥荣肉鸭养殖场已经成为新希望六和的肉鸭养殖培训基地,更多掌握现代化养殖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将从这里走出。未来,高效的肉类产出技术将在更广阔的范围复制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