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地球之肾”的湿地,正遭受人类活动的空前破坏,而这直接导致野禽候鸟迁移迁徙与家禽及人类接触增多,进而造成禽流感病毒传播风险日趋加大。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日前发表的研究报告表明,人类的活动使野生鸟类栖息的湿地面积不断减少,迫使它们不得不进入人类的活动区域如池塘、稻田等地,这就增加了它们与家禽接触的机会,也使病原体有了在野生鸟类与家禽间传播的机会。该报告认为,需要加强野生鸟类与家禽的隔离,同时呼吁各国政府保护湿地免受人类活动的污染和侵蚀,认为这是解决禽流感问题的最好的长效方法。
过去100年中,全球大约半数湿地遭破坏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阿希姆·施泰纳称日前说:研究报告表明,“过去100年,我们破坏了全球50%的湿地。这是惊人数字。”
这份在2012年10月16日于印度城市海德拉巴举行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会议发布的报告显示,在亚洲和其他一些地区,沿海湿地以每年1.6%的速度消失。1980年以来,红树林覆盖面积减少20%,大约360万公顷;近些年来以每年多至1%的速度消失。
全球湿地面积大约为1300万平方公里,是重要水源地,能减轻洪水危害,吸收温室气体。建造住房和工厂、耕种、大量用水和污染正破坏湿地。
国际湿地组织保护项目主管利特什·库马尔说:“我们需要湿地,因为我们的生存、食物和水受到威胁。”